真是太笨了我,這是《無名毒》的上一集嘛!我怎會先看《無名毒》咧?(只因先打75折,所以先買了吧!)
看來宮部筆下又多了一個偵探「杉村太郎」了!而且像超人或蜘蛛人一樣,這偵探僅是一個報社編輯而已,但是有財團首長當靠山應該辦起案來勢如破竹才對(像富豪刑事),他卻偏偏因此惹了 一堆麻煩和偏見上身。
雖然健忘,但發現看推理小說有進步了喔!在線索出現時有異樣的感覺,很好玩。比如說梨子和準姐夫的不倫戀,我甚至在作者鋪手機鈴聲的梗之前就嗅到了,嘿!(不過跟主案情有關嗎?)
正如評論家陳國偉所言,宮部的視角是很低的,真正幫庶人發聲,所以即使是兇殺案,依然感覺貼近生活。我不要作家塑造一個特別的角色,我要越平凡越好,向杉村,即使飛上鳳凰(那是個容易被貼標籤的地位),也戰戰兢兢的應對,而且這份謹慎不是為了爬得更高,而是為了愛情*。如果謹慎低調就能守護愛情,為何要耀眼於人群中呢?被貼標籤就算了,只給愛的人懂得就好,我喜歡這種骨氣!
*說「愛情」似乎不妥,應該說是「為了型塑自己最基本自然的樣子,不被別人的評價或偏見影響自己吧!」
而那對姊妹,太執著於自己能不能得到幸福,跟杉村真是強烈的對比啊!這對姊妹讓我想起原田泉,我總覺得作者對排行老二的女性有偏見(抑或這是我的偏見?)。如果遇到爸媽無差別疼愛的,妹妹也是叛逆;遇到爸媽以「第一顆星」對待的,更對幸福需索無度,想法偏差,像是世界寵壞了所有排行第二的青少女。
事實上會這樣嗎?既然聰美說梨子的負面行為「不是第一次了」,他為什麼要忍?還壓抑著去結婚?(不如讓妹妹先結婚好一點吧!)委曲求全也要有個限度,還說「這個骨氣我還有」這種話,實在太矛盾了。也許聰美就是一個矛盾的人,明明小孩子該有的好奇心她怎麼會沒有?跟父母相處的過程中都不肯探問一下4歲那年的事?而當杉村有機會幫她調查,她都一副「不用告訴我,我不想知道」的樣子。我想起了森京子《有禮的謊言》中對日本人個性的描述之後,突然又能理解聰美的怯懦。宮部筆下的,是道道地地的日本人啊!
p.s重翻《松本清張短篇傑作選》,看到〈遙遠的呼喚〉,那種熟悉的感覺連結起來了!宮部果然是松本清張之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