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讀村上爺的小說,是一趟艱苦又愉悅腦袋運動。艱苦的原因是:讀者要很有耐心,忍住一路累積的疑惑,騰空想像不問邏輯;愉悅的原因是:作者像聊天一樣的講故事,非常親切又搞笑。運動花費力氣和時間,但也會帶給我們抒發過的心情,和真切的存在感。總的說來,《1Q84》讓我很享受。

      先談談在閱讀的過程中留下的片段思緒:

1Q84.jpg 
◎我知道這是跟1984致敬的作品。想起老大哥跟little people的對照,覺得很好玩。大家都想問little people是什麼,我也在推理(猜),是不是一種不覺不思的狀態,讓人類的文明又退回未發明之前,讓和平和革命都同時不具有意義?  →我在胡說什麼?2010.11.24


◎我很難確定《空氣蛹》這種作品居然會暢銷,這實在太矛盾了,難道村上爺以為自己的書能大賣原因是大家都一眼看出他作品中的終極關懷嗎?我不認為。而且天吾的小說真是不好看,我希望這只是翻譯的問題而已。

◎還是很受不了驅邪的場景。(跟17歲少女面無表情的注音文和平緩音調一樣令我抓狂)我寧可硬是去接受所謂「雙線結構」。

◎牛河到底哪裡好?為什麼楊照最喜歡他?不過我很難喜歡村上筆下的任何主角,對天吾和青豆目前為止也難有同感,只是一副等著看好戲的心態,我真是太糟糕了,太不融入書中 。反而比較喜歡tamaru說....

「要說明才能明白的事,是說明了也不會明白的事。」

這句話說得好玄妙,可是深得我心。我知道語言的能力有限,有時候當我自以為描摹仔細了,真理或真相偏偏就逃開,就不是那一回事。比較起來,真相比文字來得更深廣,文字又比感官可乘載的更深刻,這真是個有趣的悖論啊!可是,我每天還是一直說一直說,我周圍的人也是,說得越多明白得越少,我有點擔心。到處都是自大的人,以為全世界都愛聽他們說話,哼哼!我應該算有自知之明吧?

但是話又說回來,這句話不也是個說明?也適用於自身所傳達的這個「懂者恆懂,不懂者恆不懂」的公式囉?

◎剛看完第二集,天吾和青豆隔著一小段時間,分別出現在同一座溜滑梯上共看一輪嬋娟。換句話說,就是擦肩而過,失之交臂囉?但是這並不是最遙遠的距離,因為他們居然都緊緊掛念著二十年前的約定,當時他們才十歲,而且是根本沒說出口的約。(個人是覺得這設計太夢幻了)不過再怎麼說,村上爺也是很盡責的出了第三集,他不會讓這兩個陷入1q84年的人這麼不了了之的。而且太多東西沒交代:比如牛河這個角色,在第三集中扶正了他的地位。不愧是村上爺最愛的心腹,整本書的架構居然為了他而改動,從雙線成了三線!

◎插播一則相關訊息:我看的是精裝本(生平最不喜,但這是蛋送我的生日大禮...),它的紙質極不易書寫,明明用2B自動鉛筆了,寫起眉批來居然顏色很淺,還頻頻勾紙。我想要平易近人的平裝本啦!

                                                                            2010.10.27

◎閱讀《1Q84》,第一集超緩慢,而且不知道自己在幹麻,很催眠。後來發現第二集速度有加快一些,關於青豆要「送領導到那邊去」的過程,持續了好幾回合,我只好心不甘情不願的隨便看看天吾的部份,一心期待青豆的進展。也剛好天吾同一時期正在跟深繪理進行驅邪的活動,並不是我關心或感興趣的一邊吧!想起閱讀《海邊的卡夫卡》時兩邊的動線也有交替偏重的狀況:腦筋不好的○○先生(忘記名字)有可愛的自白,不過吃貓心臟那段我真是加速翻閱;田村卡夫卡的流浪生活當然有趣,不過跟佐伯小姐進行親密活動的時候,也讓我有「難以了解你的明白」之感,草草略過,也許此中必有重要隱喻,但我已經不想管了。

     現在在讀第三集,非常好,不論牛河或青豆或天吾,都有一個確切的目標要處理。也許是調查麻布老婦人、躲開惡勢力或找回二十年前的愛人,這些內容都像是推理小說一樣吸引我目光,值得我期待,我終於可以毫不遲疑的翻開《1Q84》了!這感覺完全應證了:

   不過實際上時間並不是直線。不是任何形狀。在所有意義上都是不具有形狀的東西。不過我們對沒有形狀的東西很難想像,所以為了方便而把那當直線來認識。--p50

    是啊!村上爺分開來寫的幾個段落,以不規則且難以描述的形狀在讀者腦中長出所謂1Q84年的樣貌。我希望不要有人白目到要把小說拍成電影,因為我會更白目地忍不住去看,看了又不高興,覺得電影毀了我心目中的世界......很矛盾欸!  

                                                                              2010.10.31

 ◎說真的,我從第三集開始喜歡牛河了。我覺得這是作者刻意的安排。在前兩集,牛河的所作所為都是在某個指令或任務的安排範圍內,讓我看不到真正的牛河,但在BOOK3,作者終於交代了牛河的成長背景。臉歪嘴斜是吧?頭大臃腫不討喜是吧?但有著特殊的能力和堅持的個性,這就是作者能賦予的最棒的角色特性了。村上的小說好像在變魔術,當看似理所當然的一切開始鬆動,感性才從理性的縫隙中流露出來打動你我。

◎我好害怕NHK的收費員喔!看第三集的這幾天,萬一一人在家,都覺得大門應該要被誰猛烈的拍打起來了!唉我好不容易停掉了檢查兩個月亮的強迫症的說.....

                                                                              2010.11.21

◎嗚呼!看完了BOOK3!一整個開心,跟當初翻開BOOK1的心情相較(時間上也差太遠,媽呀我到底看了多久?),就像是倒吃甘蔗,越來越有滋味,而且看完會想再從頭看一次!有餘韻的小說不一定是留下了懸蕩結尾的小說,但是看完心裡一定會有豐沛的感動驅使著你再次閱讀。

   楊照說還有BOOK4耶!那不是很奇怪嗎?1Q84年都過完12月了,應該是〈重返1Q84〉吧!而且男女主角也都在一起了,還要發展下去不就變肥皂劇?

◎先說牛河,他終於也成為我最欣賞的角色。不被世界接受卻也不卑不亢的活著,福助頭底下藏著值得被珍惜的的奇思妙想,用自己決定的方式對抗生活,絕對不跟環境(甚至道德)妥協的態度我真是太欣賞了!這樣的人,才能接受到深繪里特別的眼神。一般人認為深繪里的眼神是空洞的,但是牛河居然透過監視器的鏡頭和重重掩映的窗簾遮蔽,清楚絕對的感應到深繪里「憐憫的一眼」,並愛上這個眼神、被這個眼神鼓舞,有了存在的價值感。他說深繪里「是特別的人,才能看到有人躲在那裡」,我倒覺得牛河才是特別的人,能夠感應到深繪里的眼神。

    牛河一直不明白自己這種人,為何居然會擁有正常的妻子和小孩(而且小孩還相當漂亮)。他住的別墅有漂亮的草坪,所養的狗有純正的血統證明書.....這種橋段有沒有很熟悉呢?哈哈,我是想到了周星馳演的〈唐伯虎點秋香〉,他不就擁有所有人人稱羨的才華和身分,卻感覺到巨大的空虛嗎?然後秋香出現了....噢不是,是深繪里出現了,讓牛河的心紮實地跳了一下!這不只是戀愛的感覺,愛情太狹隘了,而是一種被感發被肯定的美好,我深有同感地為牛河開心啊!他就此發現自己存在於1Q84的世界,看到了兩個月亮!

    但是牛河就死了!雖然知道這是必然的發展,但它來的時候還是嚇了一跳!死掉的牛河留給收屍者(或是說活著的世界)一個充滿困惑的表情。為什麼娶了一個不坦白的老婆呢?為什麼親生女兒這麼漂亮?為什麼青豆和天吾會合力呢?為什麼深繪里看我一眼呢?......人生就是許多疑惑的組合,即使死了也不會明白的。明知道不會明白也要疑惑下去,這是最自然的一種自由意志。

◎小松跟天吾認真的討論mother&daughter、知覺者&接受者.....這種東西的時候,我真的有一種「不是我自豪,我的腦袋真的很不好」的感覺(這是《海邊的卡夫卡》裡中田君的台詞)。當他們終於釐清一些頭緒,天吾說:「真是有趣的系統」,我當場要發飆,到底哪裡有趣啦?

    冷靜,我還需要一些時間反芻,研究一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我真的好笨喔!

◎應該要多講講天吾跟青豆對不對?他們是主角嘛!愛情是大家都關心的戲碼,但是我不怎麼來勁說....

    要知道我們以前是多麼孤獨,我們都各自需要這樣長的時間。------p.457

    我很喜歡這句話,不管是對愛情,或是對人生都一樣。村上爺的作品幾乎都有這個作法:用另一個世界的介入,讓我們去回想起既有的世界。1Q84這一年如果從來都沒有在揚納傑克的〈小交響曲〉中開展,那1984年的青豆根本不會想要追索20年前心裡最柔軟的那個部份,並興起捍衛它的念頭,同理可證天吾。同理可證讀者和《1Q84》之間,如果沒有經過這三本書的折騰,我們抬頭看那孤獨的月球,就只是理所當然的存在而已,我們不會去意識到有什麼人盡了超乎想像的努力,才換得我們現在感受到的一切。而且那個「什麼人」,很有可能就是我們自己。

       但故事擁有自己的生命和目的。對天吾來說,那裡已經變成不是虛構的世界了。已經變成,如果用刀子割皮膚,會流出真正紅色鮮血的現實世界了。-----p.284

     用這暫句作結吧!難怪那麼多文藝青年要把村上春樹隨身放在包包裡。村上的小說對很多人而言並不是夢的囈語,而是用刀子一割就會流出鮮血的現實世界。

                                                                         2010.11.2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wegingin 的頭像
    swegingin

    迷宮中的swegingin

    sweging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