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破案了,更久更久沒有破一個就躺在身邊的案子了!
大家還記得紀杯杯是誰嗎?有一本《終於直起來》的搞笑散文集就是紀杯杯的大作,他也導過〈影癡謀殺〉、〈夜夜夜麻〉等舞台劇。光看這些書名劇名不三不四的程度,就能知道這傢伙說起故事來也是三八一族的,很合我的胃口。(大家不要裝氣質了也很合你們的啦~)這一次他棄守舞台轉戰小說,而且還是我最喜歡的推理小說,那說什麼一定要來捧場一下,一看之下更肯定了,因為他不是寫什麼紐約中央公園的謀殺案,而是近在吳興街這種一班公車就能到達的地點的故事,誠意十足啦!
這裡先插播一下(歹勢,還沒講故事就先插播),我之前有看過一本也挺有誠意,以西門町為場景的本格推理小說,叫作《虛擬街道漂流記》,但是喔~看的時候的確有滿足一些我的鄉愁,可太「本格」了又一直玩弄「虛擬」這個文明產物,我頗失望,所以沒有太過推薦了。
回題是岸。話說《私家偵探》裡的主角兼敘述者──吳誠,(作者應該有以此角色自況的味道)棄守戲劇系教授的正職,躲到吳興街的小角落擔任起私家偵探,這下子原來生活的後台硬是消失,他就憑著搞戲劇的人特殊的觀察力,(和看推理小說及CSI的習慣),擺明跟警界對著幹了。
當然遲早會有案子上門的,這樂趣要留給閱讀本身,我不會破壞的,哈哈~這是很「寫實」的故事,所以他的場景都是真有其地。不過我們的生活中不會有什麼案件發生…..嗯應該說我們「理所當然」看生活是平平順順的,電視新聞裡的事件被炒作得既切身又遙遠。真實就是如此嗎?私家偵探吳誠抽絲剝繭,讓你意識到公務職缺、健保制度、老人年金、中學教育、宗教信仰、週休二日的休閒……這些看似帶給我們保護和好處的事物,就算不引發殺機,至少一定會帶來貪念和崩壞。
很多推理小說都會安排一些愛情(或性)的橋段做為點綴(或閱讀誘因),但是我不得不承認,這紀杯杯不太了解女性,所以書中牽扯到愛情的部分…..,稍嫌生硬……簡直是敗筆。算了別計較,反正福爾摩斯或馬修史卡德也都不把強項放在和女人調情上面,又不是亞森羅蘋~ 好加在的是紀杯杯講話非常隨和(爆笑),也把很多小角色塑造得非常熱血,而且不說教(這很重要了吧!) 根據他在散文集《嬉戲》裡承認,男人每一句話都要有適當的發語詞,諸如「幹」「他媽的」之類,語言邏輯才會因此順暢。好吧你是作者,你怎麼寫我們也只能看囉!(那試用他的語氣回敬吳誠:「幹用這種方法把妹你腦殘啊?」)我在誠品翻這本書時一直忍不住吃吃亂笑,後來怕引人側目買下書,還是沿路看沿路笑,害我變成瘋子一個!
我猜紀杯杯算是試水溫吧?應該還會有第二集第三集,不然只有這樣我會很失望的,大家去買本捧個場吧!讓他知道可以繼續寫了不要再混。我的推理專家好友說紀杯杯一直在套公式,我笨,看不出來公式在哪……你們來看看吧!